變速桿最上端是P擋,很多人都知道這是泊車擋,但并不是每個人都能正確使用這個擋位。我們常常會看到有些人在車輛還未完全停穩時就急于將變速桿撥入P擋,或者像筆者那次遭遇一樣;有些則在停車時并不將變速桿撥入P擋,這些做法都是不對的,那么它們的危害到底在哪兒呢?
P擋會在傳動軸上布置一個限制機構,這使得它只能才車輪徹底停止轉動時才能掛入。對于自動變速箱來說,在P擋和N擋時,變速箱都是不傳遞動力的,因為在這兩個擋時,行星齒輪組的各個鎖定機構都是處在釋放位置,雖然這時它們都處在運動狀態,但是輸出軸是不會轉動的,因為動力都消耗在它們的自轉或是公轉之中。那既然是這樣,P擋和N擋有什么區別呢?在我們掛上P擋時,會有一套限定機構將傳動軸固定,它的結構其實很簡單,通過液壓機構頂出一根銷,卡主傳動軸上的齒輪,來實現對傳動輪的鎖定。為什么要這樣其實道理也很簡單。很多有經驗的司機都知道,開手動擋車在稍陡的坡上停車時,都會在拉上手剎后掛個一擋,因為有時單靠手剎的制動不是那么可靠,手剎的制動力是分段的,拉得越緊制動力才會越大,而且有時手剎拉線時間一長會出現松動,同樣影響制動力。
實現的硬連接。那么這種發動機制動是不能在自動擋車上實現的。所以我們需要在傳動軸上安裝這樣一套齒輪限定機構來輔助停車,從而在這種相類似的環境下,令車輛停得更穩。 既然自動擋車的P擋是通過齒輪限定的方式來制動,那在行車時,或者說當車輛還未完全停止時,推P擋對車是非常有害的,如果速度快的話更是極度危險的。P擋的這種限定機構不同于剎車系統,可以實現線性制動,也就是制動力是可控的,但這種齒輪鎖定,完全不分擋,只要推到P擋,限定齒輪的銷就會被液壓力推出,卡住齒輪。
所以在高速時誤入P擋,一旦齒輪被鎖定,驅動輪就會抱死,使車輛失去循跡能力,導致失控。對于前驅車在前輪抱死后,車輛就失去了轉向能力,而后驅車就相當于拉起了手剎,只要車輛有一點左右慣性,就使車尾失去抓地力,發生側滑、掉頭、甚至于翻車的危險。若是經常在較慢的速度下推入P擋,比如在車輛即將停穩的那一刻推P擋,以為省事、節約時間,那也是非常錯誤的。長期這樣,齒輪和限定機構因為要承受很大的沖擊,導致過度磨損或是嚴重變形,使限定機構失效。這種機構的失效會是P擋失去作用,相當于N擋的功能,在真正遇到坡道時,單靠手剎不足以駐車,就有可能發生危險。
而在停車時不入P擋呢?特別是在坡道上的時候不入P擋,將可能導致溜車。手剎是靠鋼絲機械拉動剎車鼓實現的制動機構,它的制動力是有限的,當我們停車當時可能車輛沒有滑動,但很可能處于一個臨界點,一旦有些特殊情況突破這個臨界點,車輛就會滑動,而如果掛入P擋,有了上面說的那種鎖死機構,就可以確保萬無一失了。現在許多自動擋的車型會人為設定一個限制,當停車后沒有掛入P擋時,點火鑰匙將無法拔出,或者產生強烈的提示蜂鳴聲,就是為了避免這種誤操作。
雖然自動擋的車在著車時基本上都是在P擋,但并不代表著車只能是在P擋。像筆者那次經歷,就是當時以為非P擋不能著車,才明知不能行車入P擋,也強行掛入的。在自動擋的車型上,可以著車的擋位有兩個,其中一個是P擋,另外一個則是N擋,這從前面P擋和N擋的實際結構上的區別就能看出。
上一篇:差速器的功能及工作原理
下一篇:汽車差速器工作原理和結構簡介